|  ·[聚焦]三峽新航標[圖] 
 秭歸縣航務人員在崆嶺峽口安裝新航標燈。
 
 湖北日報記者周立新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guān)注蓄水情況[圖] 
 昨日19時30分,三峽大壩壩前水位達到125.32米,按此蓄水進度,11日可達到135米蓄水設計水位。圖為葛洲壩集團一公司職工沈凱旋在關(guān)注蓄水情況。
 
 湖北日報記者周立新攝
 
  · “夔門”摩崖題刻昨沒入江中[組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峽大壩]催生迷人新景也留下永久遺憾[圖] 
 庫區(qū)蓄水至135米后,世界著名的三峽風景區(qū)內(nèi),少數(shù)景點雖永沉江中,但許多新景點應運而生,峰與天關(guān)接、舟從地窟行、山塞疑無路、灣回別有天的感覺依然如故;置身高峽平湖,人們還可首次體驗水中游、空中看、路上逛三峽的滋味———三峽大壩蓄水,到底會給三峽旅游帶來什么變化?
 
 
 
  ·茅坪溪防護壩開始擋水[圖] 
 圖為茅坪溪防護壩
 本報記者王威攝
 
 
 
 
  ·趁水漲船高搶救三峽奇景-挑燈夜戰(zhàn)割“牛肝”[組圖] 
 昨天,秭歸縣開始將三峽著名景點——牛肝馬肺峽的“牛肝”切割下來,遷移至該縣鳳凰山上造景復原。
 
 
 
  ·[聚焦]夔門摩崖題刻昨開始沒入江中 
 昨日上午,瞿塘峽夔門摩崖題刻中的“踏出夔巫打走倭寇”字開始沒入江中。夔門摩崖題刻頂端的水位線是126米,蓄水完后,這些字跡會被全部淹沒。當?shù)夭块T已對這些文物進行了保護。
 湖北日報記者周立新攝
 
 
  ·三峽昨日成功蓄水 高峽平湖初現(xiàn)姿容 
 沒有三峽截流期間的那般壯闊和恢宏,沒有開山炸石一樣的轟鳴和震撼,但歷史卻會記下這樣一個時刻:2003年6月1日9時,隨著一聲令下,三峽4個開啟的泄水底孔其中的一個被關(guān)閉,標志著三峽蓄水下閘成功。
 
 
 
  ·[蓄水首日紀實]在平靜中告別[圖] 
 依斗門碼頭110米水位下的房子已沒入江中一半。
 
 湖北日報記者周立新攝
    ·[蓄水首日紀實]宏圖起于平靜[圖] 
 三峽總公司總經(jīng)理陸佑楣在泄水閘集控室現(xiàn)場了解泄洪閘監(jiān)控情況。
 
 湖北日報記者周立新 王威攝
 
 
  ·[組圖] 直擊三峽大壩下閘蓄水
 
 6月1日上午9時整,壩后右岸第3孔下閘前情景。
 
 
 
  ·[獨家組圖] 記憶永不褪色(2003-05-30 10:00) 
 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再過兩天,承載著億萬中國人夢想的三峽大壩135米蓄水就將開始,長江三峽一些人們熟悉的景觀將從此沉睡在煙波浩淼的高峽平湖之中。(左圖—)豐都老城廢墟上,一名婦女正逗孩子玩。遠處是高樓林立的新縣城。
 
 
 
  (圖1)西陵峽兵書寶劍峽口,村民正忙著蓋新樓房。 (圖2)一名兒童在已拆得面目全非的房屋前玩耍。
 (圖3)奉節(jié)老城開濟門城墻如今只剩殘垣斷壁。
 (圖4)祖孫倆坐在云陽老縣城二期水位標牌前。
 (圖5)奉節(jié)縣居民在新縣城百米速寫畫墻上覓舊城蹤影。
 (圖6)萬州老城最繁華的勝利街只留下了指示路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見證高峽出平湖1]  (2003-05-28 23:50) 
 大壩下游,浪花濺上68米標尺點。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建剛楊峰洲攝
 
 
  ·[見證高峽出平湖1]  (2003-05-28 08:00) 
 昨日,三峽大壩上游水位已達89.36米,下游水位66.42米。晚6時,大壩泄洪閘旁,波濤洶涌;而大壩上游,水波不興,江水如鏡。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建剛楊峰洲攝
  ·救生一號首航三峽(2003-05-27 08:00) 
 25日,長江海事局最大的救生艇——救生一號首航三峽,為三峽庫區(qū)蓄水期間的水上安全保駕護航。據(jù)悉,救生一號主機7200匹馬力,集消防、救生、拖帶多種功能于一身。
 楚天都市報 小琴李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