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貳過,須破“三種心態(tài)”(人民論壇)
“不貳過”,是孔子特別賞識弟子顏回的品質(zhì)之一,意思是從錯誤中汲取教訓,吃一塹長一智,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古人總結出來的道理,今人大都耳熟能詳。但一旦具體到實踐、具體到個人,似乎就不那么“順理成章”。
新時代以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有目共睹。然而,從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典型問題公開通報,到違紀違法案件審查調(diào)查,我們依然能夠發(fā)現(xiàn):故錯重犯者有之,前“捕”后“繼”者有之。
為何汲取教訓這樣難?怎樣才能實現(xiàn)“不貳過”?不妨從破除三種心態(tài)做起。
其一是諱疾忌醫(yī)的“鴕鳥心態(tài)”。
當錯誤被發(fā)現(xiàn)時,一些黨員干部不是正視問題、剖析問題、改正問題,而是像鴕鳥一樣把頭埋起來,以為“看不見”就“不存在”。
比如,天津物產(chǎn)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志忠,明知賭博違反黨紀,紀檢部門批評教育過,自己也作了檢討,“但并未引起我的高度重視”。再如重慶市榮昌區(qū)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原黨委委員譚涵之,“對于自己小錯不斷的違紀行為和收受賄賂的違法犯罪行為,自己從未反省過、糾正過”。
諱疾忌醫(yī)的結果不是疾病的消失,而是屏蔽了珍貴的警示信號。于是,跌進過的坑洞漸漸隱沒在遺忘的濃霧里,再次跌落也就在所難免。
其二是事不關己的“看客心態(tài)”。
從腐敗分子的懺悔書,到警示教育的典型案例,一支支“清醒劑”、一劑劑“預防針”,仍防不住一些“看片人”滑向“片中人”。
有人把反面教材當作是別人的事,認為與自己無關;有人對警示教育的態(tài)度是聽過了就通過了、看完了就完事了;有人則只當是看故事,盡管看時揪心,但僥幸心理最終還是壓倒了“回頭”決心。
別人“吃一塹”,自己不當作鏡鑒、不將自己擺進去,就不可能“長一智”。把“看在眼里的教訓”化為“刻在心底的敬畏”,才能觸及靈魂、引以為戒。
其三是得過且過的“過關心態(tài)”。
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巡視巡察等向有關地方、部門、單位反饋問題成為常態(tài)。然而,一些黨員干部明面上“照單全收”,表態(tài)“問題不整改不放過”,卻只局限于就錯論錯、就錯改錯,沒有舉一反三,疏于分析問題滋生的土壤,不從制度上去堵塞漏洞,看似“過關”卻未“通關”。
這種心態(tài),只盯住表面?zhèn)?,而不深究?nèi)在病灶,無異于治標不治本。事實上,正是因為沒有祛除病根,一些老問題沒有徹底消除,一些新問題又不斷出現(xiàn),再加上各種隱形變異,情況不僅沒有好轉,反而容易積重難返。
“鴕鳥心態(tài)”“看客心態(tài)”“過關心態(tài)”,三者存其一,就難以避免在跌倒的地方再次摔跤。破除這三種心態(tài),真正實現(xiàn)“不貳過”,做到一輩子拒腐防變,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應有這個信心、決心和定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wǎng) www.opendial-toolkit.net 所有 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