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出土的青銅劍和戈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周鵬通訊員閆雯雯彭禹希)7月28日,通城縣四莊鄉(xiāng)向家村易地扶貧安置點開工挖基腳,工人清理時發(fā)現青銅劍和戈。咸寧市、通城縣兩級博物館專家到現場勘察,初步判斷是戰(zhàn)國到西漢時期的文物。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通城縣四莊鄉(xiāng)向家村,現場位于該村一小山包上,工人們正在打圍,村支書盧會明帶人在現場值守,許多村民前來圍觀。
現場施工負責人杜正祥介紹,這里的村民文物保護意識強,這個安置點是7月28日開始施工,用挖掘機挖基腳,第二天,民工們用鏟清理基腳泥土時,挖出一硬物,刨出來一看,是一把生了銅銹的劍,還有一把彎彎的刀,大家認為這可能是文物。
他上前一看,竟是一把青銅劍和青銅戈。他們現場測量了一下,劍長約60厘米,重約400克;戈長約15厘米,重只有約200克。“真是文物!”杜正祥立即通知了向家村委會和四莊鄉(xiāng)政府。
鄉(xiāng)政府立即與市、縣博物館聯系,兩級博物館專家趕來,對現場進行了初步勘察,并通知鄉(xiāng)政府將現場保護起來,博物館向上級申請搶救性發(fā)掘。昨日,通過申請,省、市專家來到現場,準備進行發(fā)掘。
據咸寧市博物館辦公室主任丁偉介紹,經專家們對出土的青銅劍和青銅戈以及現場進行初步考證,這是戰(zhàn)國到西漢時期的土坑豎穴墓,目前發(fā)現有5座,距今有2000多年歷史。該縣除了堯家林石器時代遺址,這處墓群是當地發(fā)現的歷史最早的墓。
據了解,2013年11月,在鄰鎮(zhèn)沙堆鎮(zhèn)出土了東漢時期的磚墓群,出土文物30余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opendial-toolkit.net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